老師如何協助喪親學童面對哀傷

teacher1除了家庭外,學校是孩子成長的另一個重要環境。他們一方面在學校吸取學科上的知識,另方面透過與老師及朋輩的相處,從不斷觀察、模仿及參與的互動過程中,學習社交人際關係、情緒行為的認知及控制等重要的生存技巧。但這個過程並不容易、孩子需要有強大的學習動力與自信心,才能克服當中的衝擊與挫折,循序漸進地健康成長。

而喪親的孩子,除了要承受一般的成長壓力與衝擊外,還要面對因喪失至親所帶來的種種生活改變,以及複雜而強烈的哀傷情緒。普遍來說,他們會覺得自己及自己的家庭有缺陷而比不上別人。有時候,他們會成為被同學取笑、戲弄、排斥的對象。由於孩子自卑及害怕受傷害,他們往住會主動孤立自己,脫離群體,逐漸變得消極,甚至完全失去學習及成長所需的動力及鬥志。

然而,這並不是喪親孩子的必然寫照,如果他們能夠得到老師和關懷、鼓勵及協助;朋輩的接納和支持,他們會感受到人間的愛和溫暖。這一切都有助他們逐漸尋回自信、重新肯定自我,再次懷有希望,堅強地在學習與成長的路上繼續前進。

以下是老師幫助喪親孩子時,需要注意的事項︰

  • 主動慰問學童及表示關懷,讓他們知道學校與老師隨時都願意為他們提供協助。
  • 了解一般喪親學童的哀傷反應,觀察他們在行為及情緒上的轉變,以便提供適當的援助。
  • 耐心聆聽學童的感受,給予孩子空間和時間,按他們的能力逐步處理哀傷的情緒。
  • 喪親的經歷會影響學童的專注和領悟能力,諒解他們在成績和操行上的倒退,多提供學習上的幫助,鼓勵他們慢慢改進。
  • 若學童同意,可邀請其他同學為他們提供功課上的幫助。這不但有助他們改進學業成績,亦可讓他們維持正常的社交活動,及擴大互助網絡。
  • 與家長保持緊密聯絡,了解學童及其家庭在喪親後的適應情況,以便隨時提供援助。
  • 若發現學童有自毀或異常的行為或情緒,應盡快聯絡家長,並向社工或其他專業人士尋求協助。

每個喪親學童的情緒反應和表現都各不相同,老師應尊重及接受學童處理哀傷的個人方法及步伐,讓他們內心的傷痛得以漸漸平復。

老師可參考以下的建議︰

  • 不要不聞不問,學童會誤以為老師不關心他們。
  • 不要強迫學童談及或表現喪親的事和感受。
  • 不要用可憐或施捨的態度對待學童。
  • 未得學童的同意,不應公開他們喪親的消息。
  • 不要期望或要求學童在喪親後變得獨立和成熟。
  • 不要建議學童停止哀傷或忘記喪親的事情。
  • 喪親的影響一般可持續一至兩年,這些影響包括成績倒退或出現行為問題。當問題出現時,不要認定學童是喪親藉口而加以責罰,這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和自信。
  • 不要用其他人不幸的事與學童喪親的經歷相比較,他們會覺得老師不明白,以及不尊重他們的個人感受。

 

下載頁一
下載頁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