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) 2-5歲
當一個2-5歲的兒童感到憂慮時,可能會:
- 發脾氣
- 不想自己一個睡
- 怕黑
- 避免與患者接觸
- 過份依賴
- 過度活躍
如何向2-5歲孩子講解父/母親患上末期癌症:
- 了解孩子是否知道父/母親患病
- 他們有沒有察覺到家庭中或病患身上的轉變
- 讓孩子知道疾病十分嚴重,預期情況不太理想
- 讓孩子知道一些可能的轉變
- 讓孩子能增加控制感及能力感
- 讓孩子知道父/母親患病並不是他們的錯
向2-5歲孩子解釋:
- 不同人士(家人/醫生等)正如何幫助病患
- 孩子照顧上的特別安排
- 孩子可為病患做些甚麼
- 此疾病並不會傳染他人
b)6-12歲
當6-12歲孩子感到焦慮時,可能會:
- 逃避/表現得不關心
- 懷疑
- 專注力下降
- 害怕黑暗環境
- 對過往有興趣的活動失去興趣
- 過度活躍
- 過份依賴
- 行為問題
如何向6-12歲孩子講解父/母親患上末期癌症:
- 詢問孩子他們觀察到甚麼病患的身體變化
- 了解孩子對癌症的認識
- 釐清錯誤概念/迷思
- 向孩子解釋治療過程和預期的情況
- 預示家庭中可能經歷的轉變
- 鼓勵孩子問問題和表達
- 強調孩子並不是孤單
- 與孩子商量當別人問到父/母親的疾病和轉變時的應對
- 明白孩子為何想要將事情當作秘密
- 不要強制孩子說謊
c) 13-18歲青少年
如何向13-18歲青少年解釋癌症:
- 告知=尊重
- 從不同媒體搜集關於癌症的資料向子女作詳細解釋
- 若子女不想和父母傾談敏感議題,父母應鼓勵子女向同輩傾訴
- 不要過份期望子女負擔更多責任
- 他們可能認為父母誇大病情(一種防禦機制)
- 讓子女有空間適應改變
- 他們的疏遠/冷漠是對於疾病和轉變的焦慮和害怕的表現
- 讓子女選擇其幫助家庭的方法
- 可邀請子女一同陪父/母親檢查